作者:俞雪滢
一年前的夏天,我正式成为杭口大家庭的一份子,一年后的今天,我想讲讲我和杭口一起经历的故事。
记得几个月前,我们诊室来了一位小患者,和以往遇到的小患者一样都十分惧怕医生,在家说的好好的,一到医院就开始嚎啕大哭,嘴巴紧闭,根本就没有机会给她检查牙齿,我们用了各种方式哄她,但是还是没有让她克服恐惧,于是只好和家长说下次再过来,回家再给小朋友做一做心理工作。
过了几周,那位小患者又来了,这次过来明显感觉到她对我们不那么惧怕了,本来我们信心满满,想着这一次应该会比较顺利,但是小患者一躺到牙椅上又开始想要逃跑,不让医生检查牙齿。
“小朋友,阿姨用个小镜子照照你牙齿好不好呀?”
“我们要给你嘴巴里抓虫子啦。”
“你的辫子真好看,是妈妈给你扎的吗?”
“小朋友,我们护士姐姐有很好看的贴纸哦,你要是乖乖的,一会儿就让姐姐送你一张!”
后来经过我们的糖衣炮弹之后,小患者乖乖地张开了嘴巴,顺利配合完成了口腔检查,并且后续治疗中,小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轻松淡定,更让我们感到自己开导工作成功后的欣慰,同时也感受到用自己所学帮助小患者克服恐惧的自豪。
除了害怕拔牙的孩子,我也接诊过因为牙髓炎症状疼痛到哭着来就诊的成人。
我清楚地记得,在和一位女患者详细讲述了治疗方案后,她迟迟不敢让我们进行操作,她害怕疼痛,害怕牙科治疗中的器械发出的声音。
当时我特别能明白她的恐惧,我就用自己作为口腔专业学生,却害怕拔智齿的亲身经历耐心地开导她,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心理建设历程,并且表示在治疗过程中,我会一直陪在她身边,如果紧张的话可以拉我的手。
在我的开导下,这位患者最终成功开始了治疗,并且令我非常意外的事,在结束后患者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表示感谢,在那个时候,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,这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,让我打心底的觉得幸福快乐。
还记得有一次,我接到了一位迟到的老爷爷,陪同爷爷就诊的还有他的女儿,他们来的时候特别不好意思地向我们表示歉意,说路上实在是太堵了,担心耽误我们中午休息。老爷爷的女儿说自己在家里做了一些饼干,特地带过来给我们,让我们在给她父亲看牙前吃几块,垫垫肚子,怕饿着我们,当时真的是特别特别感动,在那一刻觉得所有上班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,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,我也自己遇到一位温暖的患者家属而感到幸运。

其实像这样的小故事在我身边还有很多,就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我成长了起来。在这一年多的工作生活中,每天都会有不同职业背景的患者前来就诊,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一些因患者专业知识欠缺而导致的问题,但是作为医生的我们不会因为他们不理解而疲于解释,而是会选择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向他们解释,直至理解为止。
还记得大学刚入学时,我也曾经庄严宣誓过,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正是我们一直以来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,也是对所有患者应尽的本分,患者把疾病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医生的身上,我们更要遵守医德,用更温柔的话去抚慰他们,用更炙热的心去温暖他们,让他们感受到温暖。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