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还来不及回头看你,你已经不再美丽。忽然老了去,总是忘记说一句,我爱你,亲爱的妈妈,你离开,我才明白爱的意义。”这是尚雯婕2010年出版的唱片中,一首献给妈妈的歌。
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,今晚的“夜听”里,我们就一起听这首和妈妈有关的歌,同时,在这个母亲节的夜晚,我也想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。

这一晃,大概是三年前的事了。
有一晚的《情歌纪念册》直播里,有个叫“菲儿”的女孩在节目里给我留言,说自己那段时间和妈妈闹矛盾,关系一度很紧张,而导火索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耐心进厨房跟着妈妈学习厨艺。
那个叫菲儿的女孩对我说,妈妈很会烧菜,自己也一直很喜欢吃妈妈烧的菜,而妈妈总想着菲儿将来会恋爱、会结婚,早点把自己的手艺传给菲儿,将来在家务的料理上不至于太慌乱,但菲儿说自己连男朋友的影子都还没有,不懂妈妈为什么那么着急?而且耐着性子,跟着妈妈学做了几次菜,都没有成功,打击非常大,也由此和妈妈闹的很不愉快。
令菲儿困扰的问题,大致就是这样,其实说起来,并不复杂,在我看来,无非是母女俩角度不一样导致的分歧。

当时,我给菲儿了一些小小的安慰,我说恋爱嘛,终究会谈的,男朋友呢最终也一定会有的,但那晚的节目里,我其实花了更多的时间,和菲儿探讨的是,妈妈教她做菜这件事情背后的良苦用心。
那晚的《情歌纪念册》里,我给菲儿讲了一个听来的故事。故事是我很久以前,很偶然的,在台湾的一档综艺节目里,听一个来宾分享的,听过之后,印象一直很深刻。
是一个关于巧克力饼干的故事。
说有个女孩,她的妈妈什么都不会做,只有一样很拿手,就是特别会做巧克力饼干。从小到大,女孩放学时有巧克力饼干,生日时有巧克力饼干,和同学去郊游踏青时,有巧克力饼干,长大后去外地读大学时,妈妈也给女孩寄巧克力饼干。
女孩恋爱后,妈妈为她感到高兴,会给她寄巧克力饼干,在女孩失恋的时候,妈妈也会亲手做一盒巧克力饼干安慰她。
女孩的生活里,不论是开心,还是失望,总是会有妈妈做的巧克力饼干。不知不觉,巧克力饼干就变成了她和妈妈之间的一种特别的情感连接。
后来,妈妈过世了,她的生活里,再也没有了巧克力饼干。

女孩非常思念自己的妈妈,她决定根据妈妈生前留下的那本巧克力饼干食谱,复制妈妈的巧克力饼干——这也是她怀念妈妈的一种方式。
然而,在那样一个才失去妈妈的悲伤氛围里,女孩烤出来的饼干并不成功,烤一炉,丢一炉,因为她发现,那都不是她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。
可女孩还是坚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,去烤那个巧克力饼干,半年过去了,一年过去了,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,她才觉得自己终于烤出了那个记忆中的妈妈的味道。

因为女孩发现,在烘烤、制作妈妈留下的饼干食谱的过程里,她渐渐释放、消化了那些悲伤和思念,所以才能够重现这个巧克力饼干的味道,也就是在那样的时刻,女孩才意识到,从小吃到大的饼干对她的意义是什么。
那一刻,女孩在心底里,由衷的感谢妈妈,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一份可以依靠、可以修复伤口、可以回忆的味道。
这个味道是什么?在我看来,既是母亲留下的温暖回忆,也是母亲赐予我们的一种力量。

那晚,我在节目里给菲儿说完这个听来的故事后,她说她释怀了,理解妈妈了。
其实,我一直觉得,跟着妈妈学做饭、做菜,可能是件小事,但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,如果我们学会了妈妈的味道,也许这个味道将会成为我们一生中,与母亲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情感连接,就像故事里的女孩,她的巧克力饼干一样。
或许某一天,当我们的生活走入低谷时,这个熟悉的味道,很有可能就是带领我们再次浮出水面的力量。
每个人的生活里,都有很多看似琐碎的细节,比如,我们与母亲的相处,与父亲的相处,一起做道菜,一起煮壶茶,当下,也许只会觉得平淡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些细节和画面,在我们的生活中,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和意义,才会真正的凸显出来。
这是幸福,也是生活,不是吗?
文/江航